BOB“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国住房建设已经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发展阶段,建设“好房子”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新期待、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大举措。中国建研院面向“好房子”建设,多措并举强化科技创新,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近期将围绕安全性能提升、环境品质提升、低碳转型发展、数智技术赋能、综合示范应用五个方面,集中展示在助力“好房子”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典型科技成果。
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今天,环境品质已经成为衡量“好房子”的关键因素之一。优质的环境是打造理想居住空间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建筑的长期价值。中国建研院面向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住房的新需求,聚焦美好生活总目标,围绕声、光、热、湿及室内空气品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技研发与攻关。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科技成果,有效保障“好房子”的环境品质,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舒适、节能的居住环境。以下为中国建研院部分助力“好房子”环境品质提升的典型成果介绍。
针对当前住宅中室内噪声扰民与隔声性能差的普遍性问题,围绕住宅声环境提升进行全要素、全过程研究,提出了建设与评价宁静住宅的六大指标体系,包括场地噪声与振动、规划与建筑降噪、室内噪声与振动、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制度与管理。研发了高性能微发泡聚氨酯浮筑楼面隔声系统、纳米改性GPS柔性保温隔声垫等产品,编制了《宁静住宅评价标准》T/CSUS 61-2023。
《宁静住宅评价标准》T/CSUS 61-2023创新性提出的宁静住宅全要素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等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已完成了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宁静住宅评价。其中在济南领秀城檀越项目、临沂澜泊湾1号项目、中海潍坊天钻项目中,通过开展全过程、全要素的宁静住宅技术咨询服务BOB,系统地解决了住宅中经常出现的各类声学问题,为“好房子”建设在声环境方面标准提升提供了成功的工程实践探索。济南领秀城檀越项目获得了“山东省宁静住宅示范项目”“济南市宁静住宅示范参观基地”等多项荣誉。
健康照明是基于视觉和非视觉效应,改善光环境质量,有助于人们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照明。针对目前健康照明评价领域存在的机理不清、基础数据不足、健康光环境理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照明舒适度评价模型和中国人群的非视觉效应机理等方面开展理论创新,建立了基于亮度分布和光谱分布的明视觉状态下亮度适应数学模型,明确了LED照明频闪对视觉疲劳影响规律,探索了非视觉效应的光谱响应和空间响应特性机制,取得了阶段性理论突破,研究成果为《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等相关标准的制订提供了技术依据。
突破视觉与非视觉效应的健康照明解决方案,经专家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适应亮度计算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于上述研究制订的ISO TS 21274:2020《Light and lighting-Commissioning of lighting systems in buildings》是ISO在智能照明领域的首部国际标准,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该技术研制开发的“多通道LED灯具调光控制软件(V1.0)”等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述技术成果在中国人民银行西宁分行项目中进行了应用示范,通过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初步构建了基于非视觉效应的健康、舒适、高效的人基动态光环境解决方案,为健康照明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该示范工程被列为国际能源署的案例研究项目BOB。
针对开关门窗、调节供暖空调的设定温度等行为对建筑热环境及能耗的定量影响缺乏数据、关系不明等问题,研究并构建了包括室内热环境状态BOB、用户使用习惯、暖通空调能耗等多参数监测平台,形成室内多参数综合控制与管理体系,并开发了可视化数据处理终端。
基于无线传感技术开发传感器,形成多参数综合传感模块,将室内热环境监测设备、人员行为和调控监测设备以及能耗监测设备有机地统一到一个监测平台,可以实现同时和实时监测室内热环境状态、人员行为和调控状态、供暖空调能耗等多重功能。
研发的室内热环境、调控行为及能耗等多参数数据监测装置和平台已应用于“十三五”项目“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解决方案和相应系统”示范工程的室内环境和能耗监测,解决了无法真实掌握长江流域热环境特性、建筑能耗及用户行为,以及定量化建筑室内人员行为对建筑室内热环境及建筑能耗影响的问题。研究成果还推广应用于北京、陕西、河南等省市的清洁能源供暖项目。
围绕以人为中心的“好房子”建设需求,构建了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六大健康要素为核心的建筑健康性能提升集成技术体系;基于健康建筑工程建设和室内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需求,构建了多品类产品健康性能评价技术体系,明确了健康建筑产品选用的要求和技术依据,支撑用户对健康建筑产品选用;主编了国内首部综合评价建筑健康性能的基础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 02及健康建筑产品、健康社区、健康小镇、既有住区健康改造等系列标准,构建了涵盖全过程、多尺度、多层级的健康建筑技术标准体系。
研究形成的建筑健康性能提升及健康建筑产品评估技术,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健康影响要素归纳为介质性、舒适性、措施性三大类,并明确了提高建筑室内空气、水质、隔声等健康性能指标的具体要求,为建筑健康人居环境营造和品质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标准支撑。
研究成果为“好房子”健康性能提升提供了技术指引,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48亿平方米以健康性能提升为主线的建筑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对推动人民群众所需的好房子BOB、好社区规模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住宅卫生防疫相关标准、资料、项目的调研梳理,深入分析目前住宅在卫生防疫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提升需求,从小区环境、建筑设计、运营管理等多维视角,研究了适宜住宅特点的住宅卫生防疫关键技术要点,提出了小区入口集散场地及无接触配送快递存取柜放置场地设置、出入口智能化无接触门禁系统、无接触呼梯式电梯、公共管网和设施的合理布局设计、健康与疫情物联网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小区日常运营和应急响应管理等系列防疫技术措施;围绕入口玄关、起居室、居住空间、厨房卫生、晾晒空间和门窗等方面,明确了住宅套内防疫设计方法和关键参数。
目前国内的住宅普遍存在建筑硬件卫生防疫性能不足、居住安全保障技术缺失、应急改造的可操作性不强、社区卫生防疫风险应对不当等问题,研究提出的设计方法涵盖场地规划、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包括规划、建筑、景观、给排水、暖通、电气、装修等专业,对住宅项目防疫性能提升提供了全专业、全过程指导,研究成果填补了住宅卫生防疫关键技术与设计方法领域空白。
基于上述研究编制了《住宅卫生防疫技术标准》T/CECS 1315-2023,既考虑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下的卫生环境和疾病预防技术要求,同时满足疫情时期防控救治的应急需求,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住宅项目可参考《住宅卫生防疫技术标准》T/CECS 1315-2023指标要求,选择适宜的技术措施BOB,提升住宅防疫性能,推动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建设。
1.中国建研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尹波一行调研“好房子”科技产业展厅2.“好房子”之安全性能提升篇① 中国建研院筑房屋安全屏障,让群众居有所安3.“好房子”之安全性能提升篇② 中国建研院筑房屋安全屏障,让群众居有所安如果需要改进,请联系我们。可通过新浪微博@中国建研院,或发送邮件至
原标题:《“好房子”之环境品质提升篇① 中国建研院聚焦环境高品质,提升居住幸福感》